大庆油田这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发布时间:2025-10-10 点击量:18
10月9日,大庆油田第3个井下油水分离注采开发技术矿场试验区块现场传来好消息:与试验前相比,井组日产油增加两倍,单井产液降幅70%,含水率下降超18个百分点,进一步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可复制性,标志着大庆油田原创技术成果转化迈出坚实步伐。
大庆油田历经60多年高效开发,主力油田进入特高含水阶段。一方面,许多油井因含水率超98%致使低效无效水循环而关停,亟需经济有效开发手段;另一方面,即便经过3次井网加密,仍有相当规模的“小、薄”砂体储量未充分动用。

为破解上述难题,大庆油田持续攻关20年,成功原创研发以多杯等流相渗分离器为核心的井下油水分离注采开发技术,可将采出液在井下进行油水分离,把低含水的采出液举升至地面、分离出的水回注到注入层,实现同一井筒内同时采出与注入。
“与传统‘地面—地下’注采模式相较,该技术可实现增储、上产、降成本。”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德民说:“增储即可经济开发已废弃或含水率大于98%油层的储量,且因注采井点增加,油层波及体积扩大,增加可采储量;上产即因每口井既注又采,实现注采井点加倍,提高区块产量,同时射开动用原井网控制不住或动用程度差的油层,提高产量;降成本即减少新井投资及地面集输、注水系统建设投资,降低后续水处理压力及注水单耗等。”
创新突破“从0到1”,成果转化“从1到N”。经过大量扎实的前期工作,大庆油田先后选取3个试验区,自2024年1月份起,陆续开展矿场试验。目前,3个区块试验井阶段增油2.4万吨、降液86万吨。
以采油六厂试验区为例,去年4月份以来,控水降液明显,年降液17万吨,注水单耗下降83%。其中,喇1号井通过动态调整机采参数、平衡井层段精细注入,连续13个月日产油超10吨,含水率稳定在50%左右;在喇2号井组内实施两套层系差异化调整,实现低效、无效井控水降液,近期含水率由98.9%下降至26.7%。
油田公司井下油水分离注采开发项目经理部常务副经理边向南表示,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聚力打通“理论—实践—迭代”全周期闭环,加速效益稳产进程,为油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